成都公务员招考信息

首页 > 成都公务员考试 > 招考信息

成都公务员考试2023下半年职位表时间什么时候

四川华图 | 2023-07-19 09:53

收藏

  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以公安系统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司法系统、监狱系统、戒毒系统为主,部分地市有普通岗位招聘,但招聘人数远不如上半年省考,四川省2023年下半年省考预计于10月报名,11月笔试。

四川公务员报考职位筛选(全)

  一、历年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 

年份 公告发布 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招考人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 面试时间
2023下 10月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11月 查看 查看
2023上 1月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089 1月4-10日 2月25日 2023年3月27日 4月20-23日
2022下 10月25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4624 10月26-11月1日 11月26-27日 2022年12月下旬 1月13-15日
2022上 2月2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675人 2月24日-3月2日8:00 3月26日 4月29日 5月20日至22日
2021下 10月1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2335 10月14-20 12月18日-19日 1月18日 2月18-20
2021上 2月2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145人 2月24日-3月2日 3月27日 4月29日 5月21日-23日
2020下 10月2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1074人 10月30-11月5日 12月6日 1月8日 1月30-31日
2020上 6月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099人 6月11-17日 7月25日 8月26日 9月17-20日

四川省公务员 行测+申论 历年真题2本

  二、四川公务员考试流程

  报名条件: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、非在职人员,年龄在18-35周岁

  报名流程:网上报名-资格初审-报名缴费-职位调整-准考证打印-笔试-笔试加分-成绩查询-面试

  笔试科目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每科卷面满分100分

  笔试成绩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

  考试总成绩:按满分100分计算,笔试占60%、面试占40%

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(教材+历年)

  三、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

  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,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,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。其中,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20分钟,满分100分。申论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80分钟,满分100分。

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。

 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。

四川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

  四、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

  在申论学习备考中,会出现让考生对某种社会现象、问题,或政府的某种做法,某个观点发表的看法、谈认识等,这种题目我们称之为评论型综合分析。在此类题目做答中,建议各位考生以总分总的思路作答,第一步往往在于怎么问怎么答,根据题目设问,表明自身观点。但现实作答实际中。各位考生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更好表态。今天,四川华图就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,在评论型综合分析作答中的第一步,如何表明自身观点。

  一、表明观点应做到观点正确。何为观点正确,即你的观点要与出题人、材料整体观点立场相一致,而非过分主观臆测,将自己看的过重,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。

  如:谈谈你对“全面开放二孩政策”的看法。即使你自己认为此项政策有很多不尽合理之处,是一项有待商榷的政策,但是如果材料立场以肯定为主,肯定此政策为符合时代发展,有益社会进步的好政策,那么你在作答之时,也应关键点以肯定为主。

  二、表明观点应做到观点明确。观点明确,往往是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存在的难点,如何做到观点明确,在这里给大家梳理几种方法。

  1. 直接肯定或直接否定。这种情况往往较为简单,材料立场相对明确,材料分析时主要以肯定为主,主要分析事物的积极意义,那表态时直接对分析作答对象予以肯定、支持、认可即可。如“我认为……值得肯定/有积极意义/应值得学习/值得点赞”等正向肯定式表达;若材料分析时主要以否定为主,主要分析事物的危害,那表态时直接对分析作答对象予以否定、反对。如“我认为……存在问题/应引起重视”等正向否定式表达。

  2. 材料既有肯定、又有否定。这种情况往往是考生作答中的难点,对一个事物的分析既看到其存在的合理性、积极意义,同时也看到事物存在的问题,引发的危害。我们同学在作答中往往会以“我们应辩证的看待/这个话题有利有弊,有好有坏”的形式来进行表态。虽然也是一种表态方式,但在观点呈现上难免显得有些俗套,不够明确。遇到这种情况,材料虽然是从两个方面分析事物,但是必然会有一定的倾向性,倾向支持或倾向反对。建议大家以“虽然……但是……”的句式呈现观点,“但是”转折之后呈现材料的立场和倾向。如“虽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在现阶段可能加重部分家庭负担,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”。

  3. 借用宏观对策表明观点。如遇到一些社会问题的分析评论时,可以点明本质,借用对策式的表态方式。如:“谈谈你对‘邻避现象’的看法。”在表态时就可以以“邻避现象本质反映的我国公共管理的滞后,在以后公共管理活动中应协调各方利益,杜绝邻避问题出现”。点明问题本质,宏观提出问题解决方式也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。

  无论哪种解释方式,关键点需把握题干需把握材料立场倾向,简洁明了,准确清晰的阐明自身观点。

公考口袋书10本(行测+申论)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